前一分钟还好好的
突然出现肢体无力、吐词不清的情况
这是怎么回事
前段时间,经过7天的治疗,75岁的朱大爷顺利出院了。“幸好抢救及时,医务人员的动作也快,不然真不知道后果怎么样。”回想起当时的情景,朱大爷的家人仍心有余悸。
7月底的一天,朱大爷在家干活时,左侧肢体突然没有力气,摔倒在地。两个小时后,朱大爷的子女回家时看见他嘴角歪斜躺在地上,嘴里胡乱囔着,听不清一个字。吓得他们赶紧将其送到横店文荣医院。
急诊查头颅CT,结果提示可能是急性脑梗死。医院急诊科迅速开通脑卒中绿色通道,同时联系神经内科主任王贤英前来会诊。王贤英主任评估病情后,说:“必须马上溶栓治疗,打通堵塞的血管。”从入院到溶栓用药,整个过程只花费了27分钟。15分钟后,朱大爷的症状随即减轻。
溶栓成功后,朱大爷复查核磁共振,结果显示果然是脑梗死。
很快,朱大爷被转入神经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。一星期后,他已经行动自如,而且和他人说话时吐词也很清楚。
缺血性脑卒中(脑梗死)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疾病 ,发病突然,数分钟内症状达到高峰。救治时间每延后1分钟,就有190万个脑细胞坏死。脑卒中的治疗就是一场“大脑与时间的赛跑”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▲
“针对脑卒中的治疗,目前多集中在预防疾病复发上,对已发生缺血坏死的脑组织仍无能为力。”王贤英主任表示,静脉溶栓治疗是在有效的时间内,向血管内注射溶栓药物,使血栓溶解,实现血管再通,从而挽救缺血的脑组织,恢复脑功能的治疗方法。
静脉溶栓对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。一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4.5个小时之内使用静脉溶栓药物是可以获益的。当然,万一错过了溶栓治疗“时间窗”,还可以尽快采用动脉取栓的方式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。
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是救治脑卒中患者最行之有效的办法。
脑卒中虽发病急、来势凶、变化快,但一开始也是有征兆的,只是很多人没有及时识别,耽误了黄金的救治时间。所以,学会识别卒中的症状十分有必要。
中国卒中学会总结了卒中的“120”口诀,帮助大家从脸部、手臂和语言的变化进行判断,早期发现识别中风:
“120”口诀
“1”:看一张脸,面对镜子微笑,观察口角是否对称;
“2”:两只胳膊平举,观察是否有单侧肢体无力;
“0”:聆听语言,简单与患者交流,观察是否存在言语不清、表达困难或不能理解别人讲话。
若有上述三项任何突发症状,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抢救。
横店文荣医院神经内科
横店文荣医院神经内科是中国卒中学会成员,是本地区最大的脑卒中诊治中心。目前开放床位51张,现有医护人员23人,其中中高级职称8人。
科室目前主要开展了脑血管疾病(包括脑梗死、脑出血及脑缺血发作);周围神经病变、脊髓病变所导致的肢体麻木、瘫痪;颅内感染;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;癫痫、睡眠障碍;各种头晕、头痛、神经官能症(抑郁症、焦虑症、神经衰弱等)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。特别是脑梗死的早期溶栓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、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血肿引流、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、抑郁及焦虑量表的筛查是科室的几大特色。
咨询电话:0579—893018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