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媒体报道,8月23日,著名导演陈木胜因患鼻咽癌离世,终年58岁。
知情人透露,陈木胜于去年拍摄电影《怒火》期间,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,结果显示是鼻咽癌晚期。由于发现较晚,癌细胞已经扩散,经治疗后,他还是离开了大家。
鼻咽癌知名度虽不像
肺癌、肝癌等常见恶性肿瘤
但在中国并不少见
根据相关数据统计
全世界大约有80%的鼻咽癌在中国被发现
今年年初,50岁的周女士(化名)因鼻子反复出血来到横店文荣医院就诊。
“医生,我没有上火,鼻子也没有发生碰撞,但鼻子里总是有血,这是怎么回事?” 周女士坐在耳鼻喉科主任任军阳的诊室内,有些担心地问。
任军阳主任仔细检查了她的鼻子情况,建议其先做鼻内窥镜检查。随着内窥镜的探查,可以看见周女士鼻咽部有个红色肿块,凭借从医多年的丰富经验,他初步判定可能是鼻咽癌。随后的进一步检查证实了他的判断。鼻咽部增强磁共振结果显示:鼻咽癌;鼻咽部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:(鼻咽部)非角化性癌。
明确诊断后,周女士进行了放射治疗。目前,她恢复情况较好,鼻子出血的情况也没有再发生。
任军阳主任介绍说,鼻咽癌多发生于40—60岁人群,其常见表现为听力下降、鼻涕带血丝(回吸性涕血)、鼻塞、淋巴结肿大、头痛等。由于早期症状与上火、感冒类似,所以很多患者都会错过早期的诊断与治疗。等到病情严重,再去医院做检查时,已经是癌症晚期了,治愈率显著降低。对于早期患者,如果能及时发现,采取正确治疗手段,在5年内生存率可达60%—90%。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。
鼻咽癌又被叫做“广东癌”
国内至少有60%的鼻咽癌患者是在广东
但这并不代表只有广东人会得这个病
这些人都要注意
①长期居住在鼻咽癌的高发地区。如广东、福建、浙江等地区;
②家族中有患鼻咽癌的人:有肿瘤家族史和鼻咽癌家族史人群发病率比普通人高。
③嗜好吃腌制食物的人:腌制食物富含亚硝酸铵,亚硝酸铵与鼻咽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;
④日常生活中频繁酗酒抽烟的人;
⑤长期处于油污环境、用不健康方式进行烹饪的人;
⑥EB病毒感染者,或身边有EB病毒携带者的人:EB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,它的反复激活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。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致癌病毒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接吻、嘴对嘴喂食等行为方式都会增加传播机率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▲
早期发现这样做
1、定期检查
长期生活在高发地区、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做一次例行检查。
2、及时接收身体的信号
如果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擤涕或吸涕带血,就应及时检查。
3、经常留意颈部
养成触摸颈部并观察淋巴是否有异样的习惯,也有助于早期发现鼻咽癌。
专家提醒,目前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,因此也没有特别有针对性的预防办法。但是,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、少吃腌制的食品、保持乐观的心态、加强锻炼等行为都有可能降低鼻咽癌发病的风险。而处于高发地区、有家族病史的人应及早进行鼻咽癌筛查,早诊早治效果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