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,人们对温暖无限向往
但“乍暖还寒时”气温容易忽高忽低
这不,“倒春寒”来了
连夜降低的气温仿佛
催命的“闹铃”
3月2日上午,60岁的张大爷来到横店文荣医院复诊,看他与医生对答如流的样子,很难想象曾经他连话都说不清楚。
45分钟完成急救
大爷脑梗后不留后遗症
大概一个月前,张大爷在家里换灯泡时,感觉右手没有力气,连灯泡都拿不住,他刚要开口喊儿子来帮忙,却发现自己舌头有些打结,说出来的话跟“外星语”似的,听得家人们一脸懵。意识到情况有些许不对劲,家人赶紧将他送到横店文荣医院。
医生快速检查后发现张大爷血压高达242/112mmHg,再结合他肢体无力、吐词不清的症状,第一时间想到了脑梗。
抢救脑卒中患者就是和时间赛跑
事不宜迟,医院卒中中心急救团队以最快速度为张大爷进行药物溶栓,DNT时间为45分钟(DNT指的是从患者到达医院门口到溶栓给药所用的时间,国际标准规定DNT应控制在60分钟内)。很快,张大爷肢体无力的情况得到了缓解,吐词不清的症状也在一步步的精准治疗中有了改善。
警惕这些脑梗“诱导剂”
天气忽冷忽热,有些毛病开始集中出现。近几天,横店文荣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8名脑梗患者,虽然大部分脑卒中患者都是老年人,但也有不少患有慢性疾病的中青年人夹杂在其中。
“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如同埋在人体的定时炸弹,如果不好好控制,就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,或在脑动脉中形成血栓,使管腔变窄、闭塞,引起急性脑缺血和局部脑组织坏死等脑梗症状。”横店文荣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郑志君提醒说,最近天气骤冷,不仅会加重原有梗塞症状,也可能会诱发新的脑梗死。如果本来就有“三高”,那么烟酒无度、长期熬夜、劳累过度、久坐不动、情绪波动大、高热量饮食等,都将成为脑梗的“诱导剂”,大家一定要多加防范。
“春寒”的一大特点是有风又有寒
人体容易遭到疾病的“偷袭”
除了脑梗
这3种病也要小心
呼吸内科:感冒、哮喘
图片来源于网络▲
冷空气刺激后,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,功能受损,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,引起咳嗽、胸闷甚至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。
建议
体弱的人“倒春寒”时最好减少出门,出门戴上口罩,增加衣服,重视头部、胸背和足部保暖,以免着凉。
消化内科:胃病发作
图片来源于网络▲
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,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,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,引发急性胃痉挛、胃肠炎等。
建议
胃不好的人到了这个季节,要特别注意保暖,防止腹部受凉。少吃冷食,按时吃饭,起居规律,切记不要熬夜,也不要思虑过度。
心内科:心脏受伤
图片来源于网络▲
突然的寒冷刺激,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,出现急性心肌缺血,诱发心绞痛。另外,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,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。
建议
老人要注意保暖,合理用药控制血压。如果有胸闷、隐痛或心慌等情况,即使发作时间很短,也要格外重视。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、老来无病”
健康度过“倒春寒”时节
从正确“春捂”开始
“春捂”有3个重点部位
捂 腹
肚脐与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,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,且血管丰富。肚脐受凉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,出现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。
捂 背
中医理论认为,背为督脉之海,也是阳脉之海,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,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,减少感冒几率;后背如果受寒,易导致阳气不足,使身体虚弱。
捂 脚
寒多自下而起,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春时衣着宜“下厚上薄”。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,容易遭受风寒侵袭。
因此,裤子、袜子、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、暖和点,不要脱得太早。如今很多年轻人,喜欢露脚踝,过早穿上短裙、破洞牛仔裤、换上小船鞋、露出小蛮腰,这会使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。
需要注意的是,是否“春捂”需根据天气而定。建议气温在15℃以下时,不要急着脱衣服,应适当保暖,以自身感觉温暖,又不出汗为宜。一般连续数日最高气温都在20℃以上时,就不要再“捂”啦。
降温请注意......
肺炎、老慢支、慢阻肺……天气一变化,老年人需要特别防范这些疾病,呼吸内科医生为您支招
健康 让生活更美好
Better Health,Better Life